2022福建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每日一練(5.25)
- 時間:
- 2022-05-25 10:07:42
- 作者:
- 戈老師
- 閱讀:
- 來源:
- 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




1.某校教師運用“學習有意思”的教學宗旨,針對班級內調皮不學習的“差生”不是一味地批評或放棄,而是積極吸引“差生”學習,在教學中融入幽默的話題,讓“差生”也覺得課堂很有意思。從學生觀角度看,該校老師( )。
A.關注學生的實踐性
B.關注學生的發展性
C.關注學生的差異性
D.關注學生的創造性
1.【參考答案】B。本題考查學生觀的內容。“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發展的人,主要表現在:(1)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2)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3)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教師要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是有培養前途的,是追求進步和完善的,是可以獲得成功的,因而對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應充滿信心。學生是不是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學得很好,是不是健康成長,是不是幸福歡樂,都和他們所在的學校和所遇到的教師有極大的關系。題干中,該校教師在班級內部針對“差生”采取相應的措施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有意思”,幫助他們摘掉“差生”的帽子,該校老師看到了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即關注了學生的發展性。B項正確。
A項:學生的實踐性是指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理論,也需要讓學生參與實踐,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效果。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是指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克服按照統一標準和尺度去衡量學生,追求完全趨同、整齊劃一的弊端,須根據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況因材施教。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意識,讓學生可以善于變換角度靈活的思考和解決問題。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2.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的呼喚,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關于素質教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素質教育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B.素質教育強調要創造一種適合兒童的教育
C.素質教育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D.素質教育就是德、智、體、美、勞的教育
2.【參考答案】D。本題考查素質教育的內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的有機融合,來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將素質教育直接等同于德、智、體、美、勞的教育的說法是錯誤的。因此,D項表述錯誤,為正確選項。
A、B、C三項:素質教育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創造一種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選適合兒童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均是對素質教育內涵的準確表述。與題干不符,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3.案例分析
于老師決定在班上組織一次全員參與的特長展示活動,學生們陸續在報名表上寫上自己的“拿手好戲”:手工、書法、彈琴、乒乓球……于老師發現,除了小偉,其他學生都報了項目。
小偉剛從外地轉來,學習成績很差,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在班上也沒有什么朋友,于老師把小偉找來,鼓勵他報名參加特長展示活動,小偉卻自卑地說自己沒有什么特長。于老師啟發他說:“不管是什么,只要是拿手的,就可以展示出來!”小偉想了很久,急的快哭了,怯怯的問:“老師,我削梨又快又好,皮不會斷開,請問削梨算是特長嗎?”于老師當即拍板:“行!就這個了。”
展示活動當天,于老師鄭重的請小偉表演削梨。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小偉拿出了一只黃澄澄的大鴨梨和一把小刀,兩手飛快地轉動,不一會兒就把梨削好了,削好的梨子圓滑晶瑩,細長的果皮垂下來足有兩米長。同學們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
從那以后,小偉開朗多了,學習更加用功了,學習成績有了較大提高。于老師還注意發揮他肯吃苦、愛勞動的優點,推薦他擔任班上的衛生委員,他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得到了鍛煉。
從學生觀的角度分析該老師的行為。
3.【參考答案】本題考查的是學生觀。
于老師的教育行為符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首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發展的人具體體現為學生是有發展規律的人、學生是處在發展過程中的人、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人。教師不能只注意學生的現實發展情況,還要注意學生發展的各種可能性,更不能把學生的現實發展情況當作他的全部人生。材料中由于于老師的這些舉動,小偉不僅性格開朗了,而且學習也更加努力,成績提高很快。于老師還注意發揮他肯吃苦、愛勞動的優點,推薦他當衛生委員,說明于老師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把學生作為發展的主體。
其次,“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具體體現為學生是完整的人、每個學生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克服按照統一標準和尺度去衡量學生,追求完全趨同,整齊劃一的弊病,根據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況進行因材施教。材料中于老師組織班級全體學生參與特長展示活動,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人,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當作完整的人來看待的學生觀。
綜上所述,于老師踐行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學生看做是發展的人和獨特的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4.下列對骨折病人的現場急救原則表述錯誤的是( )。
A.救命在前,防止休克
B.及時固定,避免隨意移動
C.先包扎固定再止血
D.包扎固定后,立即送往醫院處理
4.【參考答案】C。本題考查對骨折病人的現場急救原則。對骨折病人的現場急救應遵循以下原則:救命在前,防止休克;及時固定,避免隨意移動;先止血再包扎固定,包扎固定后,立即送往醫院處理。C項表述錯誤,為正確選項。
A、B、D三項:均符合對骨折病人的現場急救原則。與題干不符,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5.學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因此,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應該是( )。
A.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保障
B.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補充
C.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
D.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5.【參考答案】B。本題考查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關系。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對其子女與年幼者實施的教育和影響。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補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B項正確。
A、C、D三項:均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6.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 )。
A.提高學習成績
B.矯正學生問題行為
C.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D.發展學生能力
6.【參考答案】C。本題考查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總目標的識記情況?!吨行W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故C項正確。
A、B、D三項:均不夠準確,故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7.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具有什么樣的特殊功能?( )
A.加速
B.阻礙
C.延緩
D.控制
7.【參考答案】A。本題考查學校教育。學校教育目標明確、時間相對集中、有專人指導并進行專門組織的教育活動,此外,學校教育使個體處在一定的學習群體中,個體之間發展水平有差異,這也有助于個體的發展。如果學校教育能正確判斷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種加速作用將更明顯、更富有成效,故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故A項符合題意。
BC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合,故本題選擇A選項。
8.有的學生在文學藝術方面有天賦,有的學生在科學技術方面有天賦,有的學生在體育運動方面有天賦,說明了人的身心發展( )。
A.可變性
B.個別差異性
C.互補性
D.不平衡性
8.【參考答案】B。本題考查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個體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差異性和互補性等特點。
選項A,可變性是認同心理年齡的特征之一;它是指由于社會和教育條件在兒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因而在兒童心理發展的過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間可以有一定差距,即可變性。
選項B,個別差異性在不同層次上存在。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不僅是自然性別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其次,個別差異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
選項C,互補性反映出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一方面是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另一方面,互補性也存在于心理機能和生理機能之間。
選項D,不平衡性包含兩方面:一個是個體內部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另一個是個體內部不同方面在不同發展時期具有不平衡性。
題干中,不同學生擅長領域不同,體現了個體與個體之間不一樣,是指個體差異性,故本題選擇B選項。
9.少年期的兒童抽象思維已占主導地位,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發展,但仍帶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觀性。心理學家把這一時期稱為( )。
A.心理斷乳期
B.極端期
C.新時期
D.青年期
9.【參考答案】A。本題考查心理發展階段。我國的心理學家將個體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即乳兒期(0-1歲)、嬰兒期(1-3歲)、幼兒期(3-6、7歲)、童年期(6、7-11、12歲)、少年期(11、12-14、15歲)、青年期(14、15-25歲)、成年期(25-65歲)、老年期(65歲以后)。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會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征。
少年期也被稱為“心理斷乳期”或“危險期”。在這一時期,抽象思維已占主導地位,并出現反省思維,但抽象思維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體形象為支柱。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發展但仍帶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觀性。故本題選擇A。
10.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不包括( )。
A.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B.要求全面發展、和諧發展
C.要求尊重教師、孝敬父母
D.強調發展個性、培養創造精神
10.【參考答案】C。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教育目的包括“為誰培養人”和“培養什么樣的人”兩個方面。在“為誰培養人”層面上我國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質是社會主義;在“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層面上,要求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受教育者。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我們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②我們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兩方面的和諧發展。③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④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是教育目的實現的根本途徑。
選項A、B、D,這三項的說法均是我國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表達。
選項C,尊重教師、孝敬父母是對我們思想道德素質的要求,并不能將它簡單劃分為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選項A、B、D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
以上就是2022福建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每日一練的相關內容,更多2022年福建教師資格證考試的相關信息,如報名時間、報考指南、考試時間、考試大綱等,歡迎訪問福建教師資格證考試網,在線咨詢客服老師,我們將為大家提供全面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服務。